確診康復後,出現以下症狀,就該當心!
多數確診康復者會出現「疲勞、呼吸急促、持續咳嗽」的後遺症,少部分有腹痛、腹瀉、想吐的症狀。要小心了!新冠病毒很可能還藏在你的腸胃道裡!
美國史丹佛大學最新研究,沒想到竟然有3大驚人的發現!
·發現1:4%患者染疫7個月後,仍可從糞便中驗出病毒!
研究人員長期追蹤新冠患者,定期紀錄113位平均36歲的輕到重症患者,觀察其後續症狀和糞便是否能檢測出新冠病毒。沒想到半數患者染疫一周後,在糞便中可檢測到病毒,4個月後有12.7%,到7個月後還有3.8%
·發現2:新冠病毒存在腸胃道的時間,遠高於呼吸道。
即便是呼吸道已經清除病毒,糞便仍可檢測到,推測病毒可能還繼續存在在腸道中。
·發現3:可推測,新冠病毒能透過感染腸道黏膜,誘發慢性發炎,進而導致長新冠的症狀。
病毒能透過感染腸道黏膜,且躲在腸道中,造成慢性發炎導致「長新冠」(Long COVID)

建議補充”這個”,提升腸道免疫系統防火線!
最新臨床研究在NATURE期刊與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中,染疫後的腸道菌相組成明顯失衡,透過強化菌-肺-腸軸線的屏障,能降低呼吸道感染時,促發炎的因子,因此我們可以透過補充“益生菌”,強化腸道屏障,改善確診後的長新冠症狀。

益生菌如何幫你抗病毒?
產生抗菌物質:產生乳酸、乙酸等,降低腸道PH值,抑制壞菌生長
競爭食物:與壞菌競爭食物,無法獲得營養來源,抑制生長。
競爭位置:能與病源菌競爭吸附到腸道細胞的位置,減少病毒附著。
防護屏障:益生菌黏附在腸道細胞,可以形成腸道的保護屏障。
增強免疫:促進免疫細胞發射補體,來捕捉外來有害菌,提升整體免疫力。

益生菌種類那麼多,如何挑選?
建議選擇菌株種類:
·比菲德氏龍根菌 ·比菲德氏短雙歧桿菌 ·乳酸桿菌 ·凝結芽孢桿菌
添加益生質配方更加分!
·久司道夫酵素 ·菊苣纖維 ·寡多醣 ·難消化性麥芽糊精